不是传统的葡萄酒产地,云南就更不是酿造区:纬度低,海拔高,雨水多,似不宜种植酿酒葡萄。但是,凡事皆有异数。凝聚了浓厚地方特色的云南红又会窖藏出怎样的诗情画意?
在靠近北回归线,平均海拔1800米的云南高原,葡萄繁育却自有其独特优越性:四季如春的小气候,适宜培养早熟与晚熟品种,收获期长;红土沙石、酸性土质,富含葡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;光照强烈,阳光短波成分多,光合作用有益葡萄的营养沉淀,故颜色甚深,味道甚浓;紫外线强烈,可抑制病虫害,挂果期间不施农药,自然健康。堪称“远胜葡萄适种带”.
葡萄生性爱干燥,怕潮湿。一旦土壤中含水充沛,结出的葡萄必定大打折扣,继而殃及葡萄酒的口感。因此,为了确保收获的葡萄处于状态,云南的酒庄会赶在7月初雨季到来之前采摘。而法国、西班牙的酒庄葡萄采摘季节则通常接近9月了。
有人说,品味葡萄酒不但能感受阳光与泥土的气息,还有一种与天国执手般的虔敬。云南精心优选当地的“水晶葡萄”和“法国野”为酿酒原料。成熟的“水晶葡萄”绿如翡翠,颗粒娇小却圆润饱满,冰镇之后更是青翠欲滴。口感类似山葡萄和野葡萄,果肉绵软,果皮较厚,回甘悠长。这样的甜葡萄其实更适宜鲜食,而非酿酒。然“葡萄久贮,亦自成酒”,如此甜蜜蜜的“水晶葡萄”经过发酵,偏偏就酿成了含糖量低于4g/L的干白,真可谓“离经叛道一奇葩”.